夏天大汗疊細汗 中醫教你點樣止汗?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6/05/12 12:35

最後更新: 2016/05/13 14:09

分享:

分享:

未到7、8月,已經酷熱難頂,流汗自然特別多。究竟這些是盜汗、自汗,還是黃汗呢?有甚麼對治方法?由註冊中醫師陳宇傑為你解構。

1. 盜汗

是指睡眠中出汗,醒來時便停止,還伴隨口乾、大便乾及燥熱,原因在於當事人有陰虛內熱的問題。

解決方法:把桑葉烘乾,將之打成粉,拌入米湯每日飲用兩次,不用怕,味道容易入口。

(攝影:陳偉能)

2.自汗

指非外來因素及環境影響下,無端端會出汗,稍為郁動,出汗情況還會加劇,此問題常見於陽虛或氣虛人士。

解決方法:利用中藥五倍子打成粉,以清水混成黏稠膏狀,敷在肚臍上,上面蓋上膠布數小時,一日貼一次,整個療程一星期。陳醫師說:

若自汗患者是小朋友,外治的好處是不用服用帶甘苦的中藥,既簡單又方便。

五倍子除了外敷治自汗,如果手汗多者,一出汗時以少許五倍子粉放在掌心摩擦,約一星期後便見效。(攝影:陳偉能)

3. 黃汗

如果流汗,色澤有如中藥材黃柏般黃,並且汗出黏衣,就表示當事人有濕熱了。

解決方法:這情況多見於年青人,以及飲食不節、多吃濕和熱氣的食物所致,這時候便需要戒口,並找中醫調理了。

4. 潮熱流汗

女士正值更年期,亦會出現潮熱流汗的問題,原因是正值腎陰不足的階段。

解決方法:這時候需要滋腎陰,陳醫師說常用對治中藥包括六味地黃丸。服用多久要視乎個人體質,一般來說服用一星期已見效果。但欲鞏固療效,或當事人兼有肝火盛,則調理較需時。

5. 一般性多汗

藥食同源,針對多汗,可以把糯米釀入豬肚,以砂鍋煲熟,飲湯食豬肚,剩下的糯米曬乾後打成粉末,每日以米湯送服少許,此食療對治療多汗效果顯著。

撰文 : 何小雲 TOPick 記者